程庆童没想到程桥一真能坚持着跑接近一个点的圆场,他最开始是打算敲打敲打他,只要他说累,那就歇着明天继续。
反正学戏也不差这一天两天的。
就像京剧里尚派的代表作《昭君出塞》,想要上台至少得有一年多功夫。这一年还是指的基本功扎实的演员的一年。
要是是像程桥一这样的,保不准十年都学不出来。
程庆童自问已经不对程桥一报多大的希望了,但是突然见孩子突然这么认真,他只觉得自己沉下的心又浮上了水面。
“《秋江》这出戏讲的是书生潘必正与尼姑陈妙常暗生情愫之事被潘必正的姑母,也就是庵中老尼发觉后,逼着上京赶考。由于时间匆忙,潘必正未及与陈妙常告别,已然乘船远去,妙常知道后急急赶到江边,驾船追送的故事。”程庆童喝了口水,继续说道:“在这出戏里,你要演的就是这个小尼姑,陈妙常。在想要表演好这个角色之前,你首先得明白你应该有什么样的心思。”
“什么样的心思?”程桥一站直了身子,抿了抿嘴:“她应该很难过吧。”
程庆童摇了摇头:“陈妙常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但是她并不莽撞,反而是非常聪明。她追求幸福,也知道眼前的现状,当潘必正想带她一起走的时候她选择了留下,她追送潘郎离去,也真的只送送罢。”
“那她岂不是不慌不忙?”
“恰恰相反,她很急很急,火烧火燎,她害怕自己会与潘郎错过,渡船人见此状,多次戏弄于她想让她放宽心。这也是《秋江》这折的来由。”
程庆童看出了程桥一眼里的迷糊,笑了笑问道:“你知道陈妙常是什么旦吗?”
“正旦?”
程桥一有一点印象,正旦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按理来说尼姑大概也在此列?
“你错了,”程庆童脸上带着笑意:“我一猜你就会错,在这戏里,陈妙常是闺门旦。闺门旦表演的是未出阁的闺女少女,或大家闺秀亦或小家碧玉形象。”
这点程桥一是知道的。
“既然闺门旦表演的是闺秀,尼姑也算是闺秀吗?”
“你看过三国戏吗?”程庆童想了想,举了个例子:“历史上周都督的年纪比诸葛亮大,但是在戏里却是唱周瑜的是小生,唱诸葛亮的是老生,你知道原因吗?”
“是为了表现周瑜的年轻气盛和诸葛亮的沉稳老成吗?”程桥一有些不确定。
程庆童没想程桥一能想到这一点,脸上浮起了几丝满意:“是的,这就是戏曲的一个表现方式,闺门旦的陈妙常也是这种道理。”
“同时,这就限定了陈妙常的表演。你要记住,只要是这出戏,你就是一个性格内向、腼腆的小姑娘。”
程桥一听的懵懵懂懂,勉强明白了个大概。
不过明白是明白了,表演可不是要明白就行的。这一点程庆童也知道,他看着面前难得听话的儿子,呼出一口浊气。
“既然你听懂了,那我们现在就正式开始学一学这出戏吧。”难得的机会,程庆童想也没想就开始趁热打铁。
“在这出戏里,你的腿就是船,当船在水里摇晃的时候,你的身子也要跟着摇晃。”
程庆童站在毯子中间做示范。
空气变成了江水,水流船移,船在水中起起伏伏。他时而矜持自立,时而摇晃身姿。流急不划而船自行;过滩遇小礁则船身震荡,一叶之舟在江水波涛之中的行进,每一个细节都在他的身段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程桥一看着他的动作,忍不住揪住了心,生怕前面会遇到什么障碍阻挡船行。
到程庆童的表演结束,程桥一都还没缓回神来。
如果当年他看到的戏曲都像秋江这样引人入胜,保不准他早就开始学戏了,毕竟这样看来,京剧好像……也挺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