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夏抚着肚子道:“老舅,我饿了,好几天没吃东西……”
“赶紧的,起来,来人,服侍世子洗漱用膳。”皇帝边说边拿着那卷书轴走出了内室,外面就是上书房,黄丞相等一干大臣还在那等站呢,也是两天两夜没有出宫,皇帝就是这性子,他不爽,臣子们也别想舒服。
沈逸夏一回来就带了喜讯,皇帝在看到那锦合的一瞬就知道结果了,锦盒里是楚王的佩饰,皇帝在年轻时与新登基的楚王有过交情,见过。
皇帝总算出来,丞相和其他大臣们松了一口气。
“丞相,着人立即将那几个从北疆来京城作证的武将及兵士全部看管,着监察院、刑部、顺天府三司联合审讯,朕要英国公叛国的具体细节,一点也不可错漏。”皇帝道。
黄丞相心里打嘀咕,看管是几个意思?
那几名人证不已经将所有细节都口述并由刑部整理成条陈,呈给皇上吗?
莫非那锦盒里的佩饰……
皇上脸色很不好看,丞相也不敢问。
刑部金尚书忍不住道:“皇上,问讯后,这几人是要关在刑部大牢吗?”
“看官起来,朕还有事情要亲自询问。”皇帝道。
几个人证进京,不止做为人证,还呈上了英国公通敌的物证,包括书信信来及别的一些物件,足以做成铁案,皇帝应该早就下旨处轩英国公及英国公府一干人等,可沈逸夏一回来,皇上的态度就有了变化,是沈逸夏带回了足有洗清英国公罪名的证据吗?
若是如此,那皇帝应该下令解除英国公府的围守,并为英国公正名!
继续审讯人证的意思是,案情有变化,还需要进一步证实吗?
也就是说,沈逸夏虽然回来了,可能也带了一些证据,但不足以证明英国公的清白。
所以……
大臣们满腹疑窦,金尚书大着胆子问了,可皇帝的回答模糊得很,说了等于没说
几位互看了几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疑惑,只有丞相大人眼神复杂。
皇帝下完旨,转身又回了内堂,上书房一干大臣只好退了出去。
到了外面,金尚书忍不住拉住丞相大人问:“丞相大人,皇上这是什么意思?英国公世子回来,说了什么吗?”
丞相道:“没说什么,只是让老夫给皇上呈上了一样物件,盒子装着的,老夫也没看,不知是何物。”
“您是老大人,世子是晚辈,您倒好,听一个后生小子的差。”监察院正使何大人道。
丞相道:“静安先生乃儒之大家,又是国之栋梁,既便其父可能犯有大罪,以他在皇上心中的地位,老夫替他送个口讯又如何了?莫非臣工家有事,都上赶着踩上一脚才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