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庄里头的杂货铺,赵三娘不可能在它上面投太多的钱,只是把房子加固了一下,其它什么都没弄,茅草房还是茅草房。
乔氏和赵五娘见房子如此简陋,里面一件家伙事儿都没有,即便赵永忠给了钱,让他们自己置办,可她俩还是有些不太高兴,觉得受到了慢待。
赵二郎听他娘和妹妹一直在说赵四娘家的不是,指责他们家太过小气,就忍不住道:“爹我就不说了。娘,就是你的亲儿子,妹妹,就是你的亲大哥,他也只给了咱一串钱,连杭家的大门儿都没让咱进,就把咱们给打发了。呵呵,一串钱?连来府城的路费都不够。要不是三叔的岳家看咱们可怜,派车把咱送了过来,咱就得一路乞讨过来了。相比起那些人,三叔已经对咱们仁至义尽了,你们就知足吧!”
赵五娘闻言缩了缩脖子,就连乔氏也只是张张嘴,终是没有说话。
其实,乔氏为人很是糊涂,还是个左性子,平日里没理也要胡搅蛮缠一番,今儿个她肯就此住嘴,并非是她知道了好歹,不敢跟以后给她养老的儿子呛声。事实是,方才赵二郎提了一嘴赵永年,她心虚得厉害,有些不敢接茬。
他们仨会落到如此境地,全是因为她做了不光彩的事儿,让老赵家抓住了把柄。赵二郎为了护住他,不得不把自己名下所有的恒产都转给了老赵家,又有她的娘家人说项,才好不容易封住了那些人的嘴。
如今那事儿虽是解决了,可事关名节,她一个妇道人家,没法儿不心虚。
素来不知好歹的她都忍不住后悔道,要是当初不那么做就好了,唉。可话说回来,谁又能想到老赵家的人会突然来乔家庄了呢?
赵三娘在想,就连二房的人都来投奔她家了,怎么她家四娘就是不着家呢?
其实,不光是赵三娘在想念赵四娘,赵永忠夫妇也在念叨着。毕竟小闺女离家这么久,音信全无,他们做爹娘的自然很是牵挂呢。
这一天,一位自称来自宁国的客商给赵四娘家捎来了一封信,赵三娘接过一看,登时欣喜万分——这居然是赵四娘的来信。
一家人拿着那封信翻来覆去地看还不够,赵三娘还把姜荷莲子一起叫过来看。
姜荷莲子拿起信,装模作样地看了起来。
其实她就是不看也知道,在这封信里,赵四娘先是给大家报了平安,然后就介绍起来宁国的风土人情来,接着就说宁国很美,她想看遍宁国的山山水水再回来,可能会晚一些才能归家,最后自然是吩咐家人保重身体。
这封信里写着什么,姜荷莲子为什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呢?原因很简单,这封信其实是由她一手炮制出来的。
姜荷莲子先是以赵四娘的口吻,写了一封看似很长,实则内容很空泛的家书出来。生怕赵三娘他们能够分辨出赵四娘的笔迹,她还拜托万俟弦找来能够模仿笔迹的能人,让人家照着赵四娘的笔迹将信誊抄了一遍,然后才托人将信送去了赵四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