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新笔趣阁 > 挽明 > 第一百三十六章 水力冲压机

第一百三十六章 水力冲压机

当设备转动起来以后,只需在转动轴上连接一个连杆就能产生往复运动。

有了能够进行往复运动的设备,剩下的就简单了,只要把这个设备连到支架上带动压力锤就行。

这个设备其实就是水力冲压机,整个设备的构造并不复杂。

杨鹤带着工匠们用时一个多月,就把水力冲压机造了出来。

当然,这个水力冲压机只是个试验品,因为它的主要部件都是木质的,经过检验,认为没有问题了以后,再换成铁的,这样才能经久耐用。

就在杨鹤研究设备的时候,朝廷发生了几件大事。

天启二年八月二十三,天启皇帝下诏封皇弟朱由检为信王。

而后不久,天启皇帝又下诏封皇妹朱徽姮为怀懿长公主。

(注:明光宗共有七子,其中五子早丧,只余朱由校和朱由检兄弟二人,女十一人,长到成年有四女,其中三女婚配,分别是宁德公主朱徽妍,母傅懿妃,下嫁刘有福。遂平公主朱徽婧,母傅懿妃,下嫁齐赞元,乐安公主朱徽媞,母李康妃,下嫁巩永固。另有一女未及婚配便去世,查阅资料应该是明光宗三女朱徽姮,至于封号为杜撰。)

九月,陕西发生大地震,固原,平凉,隆德等县共毁房屋一万一千八百余间,死亡人口一万两千余人,牲畜死亡一万六千余只。

九月二十九日,山东白莲教叛逆徐鸿儒于藤县被俘,而后被押解进京处斩。

这些事虽大,但是与杨鹤并无关系,与杨鹤有关系的是,徐光启告病辞官,皇帝令他冠带闲住,就是保留官职,不安排实际差事,徐光启接命后准备返回上海。

得知这个消息,杨鹤火速进京。

杨鹤进京可谓及时,杨鹤到京之时徐光启已然收拾停当,若是晚来一天,徐光启便要动身。

见杨鹤匆匆进京,徐光启以为杨鹤前来送行,对此徐光启大感欣慰。

听徐光启感慨,杨鹤摇头笑道:“先生,学生此来可不是来给先生送行的,而是接先生到抚宁县的。”

徐光启闻言大奇:“应时,你让为师到抚宁县做什么?”

杨鹤笑道:“学生一直以为,以先生之才为官从政实是浪费人才,先生应该把平生所学著书立传,然后教学育人。”

徐光启闻言叹道:“如今为师便是想要从政已不可得,此次为师回乡便是准备著书,说起来,这本书为师已经断断续续写了许久了,只是为外务所扰,一直没有写完。”

“不知先生这本书写的是什么内容?”杨鹤问道。

“为师这些年研究了一下农政和一些农业技术,为师准备把自己的心得写下来。”徐光启道。

杨鹤闻言顿知这本书定是那部后世举世闻名的《农政全书》。

想了想,杨鹤接道:“先生,据学生所知,先生还译了一部书叫《几何原本》,不过好像没有译完,这本书可是有大用,学生以为,先生如果有暇,最好把这本书译完。”

“哦?你也知道《几何原本》?“徐光启笑道。

杨鹤点点头:“学生在初阳兄那里见过这部著作。”

徐光启笑了笑道:“初阳到你那里以后给我写过几封信,对你的本事佩服的不得了,他说你心思之敏捷远非常人可比,很多奇思妙想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杨鹤笑了笑道:“我就是动动嘴皮子,真正做事的是初阳兄和那些工匠,没有他们,我就算想出花来,也造不出武器。”

“你倒是谦逊。”徐光启笑道。

杨鹤笑道:“先生,我还真不是谦逊。我也不瞒先生,只要大家肯动心思,我想的那些东西别人也能想出来。”

“呵呵,为师也研究过火器,可没有你那么多想法,你不会说为师不肯动心思吧?”徐光启笑道。

“先生,你平时的心思也没用在这上面啊!”杨鹤笑道。

“你的意思是为师不务正业?”徐光启笑道。

杨鹤摇摇头:“先生,如果先生做的事也叫不务正业的话,那我真希望大明所有的人都能不务正业。”

顿了顿,杨鹤接道:“先生,大明研究实学的人太少了,先生应该把自己所学教给更多的人。”

徐光启摇摇头叹了口气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人的目的都是为了做官,包括为师在内,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不就是为了考取个功名么?你想让人学习实学,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